10月11日,“生命符号学与符号过程:在教育、科学、社会科学及艺术中的基础、模式与实践”研讨会暨第七届国际欧亚研讨会在吉尔吉斯斯坦国际大学以线下线上混合方式召开。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爱沙尼亚、荷兰、苏格兰、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阿塞拜疆等国家的156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共举办6场学术主旨报告和4组各20场分论坛研讨,主题涉及“著名英雄的生平事迹与共生互映现象”“符号学:方法论、研究路径与研究实践”“生命符号过程的本体论”“共生现象实验与生命共生类型概念”。
我院教师时健通过zoom平台在线参加了第2组分论坛“符号学:方法论、研究路径与研究实践”,做了题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之关系”的报告。该报告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自然派与规约派关于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争谈起,援引我国春秋战国典籍《荀子·正名》中约定俗成思想,系统梳理了语言学家如Saussure、Bloch、Trager、Robins、Strauss、Hall 、Sapir、Chomsky、许国璋、胡壮麟等对任意性的见解和Givṍn、Copeland 、Chafe、Saeed、Peirce、Langacker、王寅等对理据性的认识,得出结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自然属性,只不过为了确立现代语言学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而被结构主义学派人为设立为根本属性,而理据性也同样是语言符号的重要内在属性,任意性和理据性是语言符号的具有反对关系的“一体之两面”。

我院教师参加本次由吉尔吉斯斯坦国际大学主办的符号学国际大会,是我院继成功举办“欧亚经济论坛上合国家经贸交流活动暨raybet在线官网首届区域国别学国际会议”之后与吉方加强联系交往的重要活动,这对后期raybet在线官网-吉尔吉斯斯坦国际大学合作办学具有重要意义。